原文地址:http://blogread.cn/it/article/3169?f=wb
为了提高DNS 解析的记录,很多操作系统都会提供缓存DNS 记录的功能,但是,这可能会为测试DNS 服务或域名设定带来麻烦。为了测试出准确的结果,我们需要强制刷新本地 DNS 缓存记录。这里提供Windows 与 Linux 客户端上的操作说明。
一、Windows 客户端 获得缓存中的DNS : ipconfig /displaydns 强制清除DNS 缓存: ipconfig /flushdns 如果您觉得DNS Client服务带来麻烦,可以用在控制面板----服务 中停止,或使用下面的命令停止该服务: net stop dnscache 重启动DNS Client服务: net start dnscache 二、Linux 客户端 开启本地DNS 缓存的服务。 # chkconfig --list|grep nscd nscd 0:关闭 1:关闭 2:关闭 3:关闭 4:关闭 5:关闭 6:关闭 该服务除了提供DNS 缓存外,可提供NIS 加速的作用。 启动本地DNS 缓存服务即可: # service nscd start 反之 # service nscd stop 需要注意的是,在linux下没有强制清除DNS缓存的命令。但是,我们可以通过删除其后台数据库记录信息,达到清除DNS缓存的目的: # rm /var/db/nscd/hosts # service nscd restart 三、Linux Bind 服务 有时候,我们的客户端是处于某台DNS 缓存服务器后面的。常见的情况是,作为NAT 网关的Linux 服务器,通过bind 服务,提供DNS 缓存和转发功能。这可通过配置/etc/named.conf,加入forward来实现:
options {
directory "/var/named";
dump-file "/var/named/data/cache_dump.db";
statistics-file "/var/named/data/named_stats.txt";
forward only;
forwarders {
202.106.0.20;
};
};
这时,客户端对外的DNS 解析结果,除保留在客户端本地的DNS 缓存中,同样会保留在这台网关服务器上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,当我们修改named 提供的DNS服务时,也需要刷新缓存。 bind 提供的rndc 命令可以清空缓存的功能: # rndc flush
|